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9节(1 / 2)





  倒也有闹过几次。一次是因为袁基录误打误撞掳回来一个在本地颇有势力的人家的女儿,那户人家联合了一些乡绅来讨要说法,最后袁基录给那户人家里的几个男丁在官府里安排了差事,又赔许多田产,算是把事情摆平了;还有一回是被掳回来的女子不堪侮辱,在被掳回来的第二天就在袁基录府里自尽了。由于出了人命,家属也闹了一阵,最后官府赔了一大笔钱财把事情压下去了。

  小吏叹气道:“这回被府尹掳回来的妇人已经成亲了,而且刚生完孩子,孩子都还没断奶呢。听说那户人家原本也不想声张的,可等了五天人还没回去,孩子离了母亲整天哭闹。之前府尹又弄出过人命,那家人生怕这次也会弄出人命,所以就集结了亲戚一起来闹,想逼着府尹赶紧放人。我看她丈夫把孩子都抱来了,那么小一个,也是怪可怜的。”

  袁基录的行事大家都看不惯,包括两位少尹在内。因此小吏也有胆子在少尹面前评判府尹的是非。

  徐瑜皱着眉头问道:“府尹现在在官府里么?”

  小吏往北面抬了抬下巴:“在里面呢。”

  府尹衙在官府的最深处,过了少尹衙再往北就到了。

  徐瑜又问道:“那被掳回来的女子呢?现在何处?”

  小吏愣了一愣。他正要说不知道,忽然想到什么,喃喃道:“府尹这几天好像都是住在官府里的……那女子大概也在这儿吧……”

  徐瑜扭头往北看。

  忽然,外面的哭闹声越来越近,似乎已不再被高墙隔绝于外了。徐瑜和院子里的小吏惊讶地对视。

  又等片刻,哭声更近,已在眼前。徐瑜忙走出院子,只见数名官差竟真领着十几个胸口挂“冤”字的百姓进来,看方向,俨然是要去府尹衙的。

  徐瑜一惊,忙出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那领头的官差道:“徐少尹,我奉府尹的命令,带他们进去见他们的亲人。”

  徐瑜一愣,一时没想明白袁基录要干什么。杀人灭口的事情不像袁基录的手笔,大概就是不想让人在外闹腾,所以带进官府来商量。

  他打量这群百姓,只见这些人神色各异,有人愤恨不已,有人苦大仇深,有人心惊胆战,有人警惕戒备,也有人殷殷期盼。如小吏所说,人群中果然有一个男子抱着婴孩,想来就是那女子的丈夫和孩子了。

  官差朝徐瑜行了一礼,不欲在此多耽搁,领着人继续进去了。

  徐瑜还有一堆公事没办完,目送几人离去后就转身回自己的衙门。他心里总觉得不太对,心不在焉地看了几份公文,忽然如遭雷劈地一哆嗦:他知道到袁基录想干什么了!

  他猛地从位置上跳起来往外冲,门口的小吏被吓了一跳:“少尹,你去哪儿?”

  徐瑜也顾不上回答,转瞬就跑没影了。

  ……

  徐瑜气喘吁吁跑到府尹衙外,只见院子外数名佩刀武士守着。这些都是袁基录养的卫士,只听袁基录一人调遣。

  徐瑜稳了稳气息,走上前去,卫士们将他拦下。

  徐瑜挤出一个笑来道:“我有事要与府尹商谈。”

  卫士面无表情道:“请少尹稍待片刻。府尹正在处理私事,吩咐了不准让人打搅。”

  徐瑜:“……”

  双方正僵持,院子里忽然传出女子恐惧绝望地叫声,旋即,一片疯狂的叫骂声响起,听得徐瑜心惊肉跳,连连后退。

  袁基录虽不嗜杀,但他为人极其荒唐,毫无底线,有的是比杀人更折辱人的法子。

  一时间,院子里女人撕心裂肺的拒绝声、孩子的哭声、男人的咆哮声和得意的低笑声混作一团,冲击着徐瑜的耳膜。他再听不下去,转身跌跌撞撞地跑了。

  ……

  不知过了多久,徐瑜恍惚地坐在院子里发呆,又听脚步声和哭声逼近。

  他茫然地抬起头,只见官差押着那十几名百姓往外走。所有人的眼眶都是通红的,表情都是狰狞的。从少尹衙的院子前路过,那些百姓也看见了院子里的徐瑜。

  立刻有人凶神恶煞地向他扑过来,肝胆俱裂地吼道:“你们这些丧尽天良的狗官!!你们会有报应的!!”

  他动作太快,挣脱了官差的束缚,几乎扑到徐瑜面前。幸亏官差反应够快,迅速追上来把他摁住,才没让他伤到徐瑜。

  押人的官差抱歉地冲徐瑜鞠了一躬:“少尹,对不住。”

  徐瑜也没见生气,神色如常地摸了摸脸:“不打紧。”

  官差便把人带出去了。

  徐瑜又在院子里坐了一会儿,轻轻吐出一口浊气,然后平静地起身回屋。他走到柜子前,取下那份放了多日的开业呈请,签上字,又取出印章,沾了封泥,慢慢盖在纸上。

  他吹干印记,向外叫道:“来人。”

  门外的小吏忙跑进来:“徐少尹,什么事?”

  徐瑜将那份批文与一摞先前处理完的公文一同交给小吏:“这些我都批完了,拿去办吧。”

  小吏忙伸手接过:“是。”

  徐瑜挥挥手,示意他可以出去了,随后继续批起公文来。

  第79章 鸿门宴

  转眼已经入秋,地里的庄稼渐渐熟了。以往这时候都是农户们最高兴的时候,到处都该弥漫着丰收的喜悦。可今年却并非如此。

  眼看着秋收的时节越近,剑州的农户们就越感到焦虑。

  之所以焦虑,皆因眼下剑州的形势无比混乱。这两年许多流民涌入剑州,流民一多,治安就乱。城里也好,乡里也罢,天天都有流民偷盗抢劫的事情发生。可以说如今剑州的流民乱象比起前两年阆州的山贼之祸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剑州的官府对此却毫无治理之法。

  农户们辛辛苦苦忙碌了一整年,终于等到丰收。而这时候也是盗匪流寇最虎视眈眈的时候。农户们挖了壕沟,垒了土墙,一样挡不住盗贼。不光盗贼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损失,剑州可不像边上的阆州已减免赋税,剑州的百姓仍有一大堆的苛捐杂税要交。这样一来,到时候农户能留在手里的实在少得可怜,也不知能否熬过接下来即将到来的寒冬。

  如此一来,农户们怎能不焦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