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节(1 / 2)





  平儿听到声音,开心的带着大宝迎了出来。

  看到多出的人,还有马,平儿和大宝都愣住了。而刘大娘与张婶婶也愣住了,他们只当家里还有一个和小石头头差不多大小的孩子,跟着年老体弱的老人,却没想到只有个更小的孩子。就这么小的两个孩子,独自住在这里,真真让她俩吃惊不已。这时,刘大娘总算有些明白,为何两个大孩子,会那么狠了,敢情这要是不狠,估计也活不下来。

  “先到我家歇一晚吧。”大郎邀请刘大娘。这天色已经暗下来了,他们没时间打扫屋子了,而且张婶婶极需要休息。

  五匹马全部先牵到院子里来了,院子里草剁多,马也算是有个暖和地方呆。

  “平儿,先把那屋的炕烧起来。”大郎吩咐了一声,平儿立马去抱了柴进来。

  很快屋子里就暖和起来了,张婶婶动都动不了,就直接躺在炕上睡了。她太累,而且肚子一阵阵抽疼,怕是动了胎气。刘大娘什么也不管,就先去厨房讨热水,化了安胎丸喂给张婶婶吃下。

  倒是小石头却很新鲜的跟着平儿忙进忙出。然后,辛湖去厨房做饭。这回刘大娘直接分了一包米和一包面给他们。加起来约有三十斤吧。这都是好米好面,辛湖也就大方了一回,舀了大半碗米,约大半斤呢,去煮粥。粥快煮熟时,又往粥里切了一些咸肉丁和好多大白菜,煮了满满一大锅子菜粥。在煮粥的时候,她又烤了一个大肉饼,分给平儿和大宝,小石头三个孩子,让他们先垫肚子。

  白面做的大肉饼,平儿是第一次吃,拿在手上,不敢相信似的放在鼻闻了闻,才敢咬下去。而大宝也多日不见这等好吃物,接过来就狼吞虎咽起来。这四天,两个小孩子,就靠着辛湖留下来的大半陶罐莲藕汤和那大半锅的菜粥为生。省着点吃,两个孩子硬生生的吃了四天,今天晚上,他俩吃光了最后的一点儿汤,这会儿肚子里空荡荡的。

  看着平儿和大宝的吃相,刘大娘进来,眼泪都差点掉下来了。现在,她很相信大郎所说的,家里断了粮。但她们带的粮食也不多,小姐又怀着身子,小少爷也是个能吃的,她不敢多分些粮食给他们。

  她转身回到屋里,又拿了两个肉饼出来,并且和她家小姐说:“唉,真是可怜,四个孩子,没有大人,也不知道是怎么活下来的。刚才还晓得把肉饼分了一块给小石头。”

  张婶婶没精力管事了,见她拿着肉饼,微微点点头。其实她俩也只剩下几个肉饼了。而且她们打算在这里住下来,带来的点粮食也吃不了多久。

  刘大娘拿过来的两个肉饼,辛湖留下来了。今天晚上这顿大米咸肉白菜粥,已经是很好的饭了,肉饼留下来,慢慢吃。

  刘大娘忙碌着把包袱进卸下来,放进他们睡的房间里。而大郎却忙碌着把那三个男人的包袱打开检查。

  “嘿嘿,不错。”大郎打开包袱,偷偷的笑了。

  三个男人带的东西基本一样,里面都是炒面和肉干。这三个男人,每人带了约十斤干粮,是炒好的杂粮米糊,比他当时带的要差些,加了一半粗粮,但这会儿对他们来说,却是好粮呢。而肉干,却是真材实料,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和菜一起炖了吃呢。而他们带的衣服,就很少了,各人一件厚夹衣,半新不旧的,但还算干净,先留下来,他们这里什么都缺。

  辛湖煮好了粥,让平儿去刘大娘和张婶婶来吃饭,平儿在她们住的门口叫了声:“开饭了。”

  刘大娘连忙笑着走出来,说:“多谢你们了。”

  喝着滚烫的加了咸肉的热菜粥,众人都吃得满意极了。就连小石头吃惯了好饭菜的人,也跟着吃得极香。平日里辛湖煮菜粥,是绝对不可能放这么多米和咸肉的,这菜粥自然味道比平时煮的要好吃的多。

  晚上,烧了热水烫了脚,辛湖和大郎带着小宝和平儿去睡了。刘大娘他们一家也很快就睡着了。

  大家都累,热饭菜下了肚,再烫了脚,身下又是暖和的火炕,辛湖几乎是秒睡。大郎倒是和平儿说了几句话,这孩子独自带着大宝过了四天,却也没有按哥姐说的,不开门,呆在家里玩。只不过,不到天黑就早早关了门。白天,他还是带着大宝在附近捡柴草,四天的功夫,两个小孩子也捡了好几筐子枯枝和落叶呢。

  “大宝没有哭闹吗?你怕吗?”大郎问。

  “有,不过闹得不很。把最后的几块点心给他吃光了。我其实也害怕。”平儿有些心虚的说,那几块点心,要是搁辛湖和大郎在家,是不可能四天就让大宝吃完的。毕竟,吃了就再也没有了。

  而且一到晚上,他就早早关了门和大宝上炕睡,但一开始他却因为害怕睡不着,不过多躺会儿,又不知不觉的睡着了。只是天一亮,就又醒了。不象辛湖和大郎在家那样,睡得安稳。

  “不要紧。刘大娘又给了一包点心。这一回,我们还算幸运,得了些粮食。不过,也就那么一点儿,刘大娘他们也会在村子里住下来。往后我们就多了一户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