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三章不为人知的历史





  柳月下这会儿开口说道:“大汗是蒙古族部落族长的称呼,不知道汪当家要说的大汗,指的是哪一个?”

  顺着柳月下的问话,萧天也是疑惑的望向汪百灵,从玉玺残玉这一点引申出去,他的心里面隐隐的有一种猜想,只是这种猜想让他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所以他需要得到汪百灵的确认。

  “大汗之墓并不专指哪一个大汗,而是一个皇陵的统称,如果非要说是大汗的话,那么只能说是开创这个皇陵的人,孛儿只斤?铁木真。”

  汪百灵短短的一句话,却是让柳月下惊得说不出话来,孛儿只斤?铁木真,也就是元帝国的开启者,成吉思汗。

  “果然……”萧天的心里也是确认了之前的猜想。

  汪百灵没有任何隐瞒的意思,她接着就和萧天和柳月下说起了一段历史,这段历史,也让他们终于对汪家的事情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有关传国玉玺最后的下落,很多史书记载的都是在后唐末帝李从珂自/焚时消失了,但是在汪百灵的这个史料记载中,却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这里面,牵涉到了汪家的一个祖先。

  据说那是在宋末,宋军被元军打的节节败退,退到了最后一个据点,崖山。

  当时的南宋朝廷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但是好在陆秀夫和张世杰都不是昏庸无能之人,朝廷虽偏居崖山,但是军民倒也算不上毫无士气。

  汪家的这个祖先,叫汪石亭,是南宋的将作大臣。

  所谓的将作大臣,其实也就是为皇帝修皇陵的人,南宋军队节节败退,皇陵当然也就没功夫管了,不过汪石亭也算得上是忠君之臣,他没有和其他将作大臣一样投降元朝,而是一路跟着陆秀夫的军队到了崖山,准备和南宋朝廷共存亡。

  那是在崖山海战的前一天晚上,当时陆秀夫已经让军民弃崖上船,把上千战舰排成一字长蛇准备和元军决一死战。

  那天晚上汪石亭突然受到陆秀夫的秘密召见,在陆秀夫的船上,他见到了传说中的传国玉玺,也听陆秀夫讲述了有关传国玉玺不为人知的秘密。

  话说当初后唐主李从珂纵火身亡后,第一个到达皇宫的后晋士兵惊讶的发现玉玺历经大火竟然完好无损,他震惊之余知道这是绝世的宝物,遂暗自据为己有,并上报给随军的将领说玉玺已毁,玉玺因此流落到民间。

  之后,五胡乱华的时代继续,历经后晋,后汉,后周,一直到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建立了大一统的宋。而这时,那块在民间流落的玉玺最终到了汪家人的手中,汪家权衡再三,最后把玉玺呈给了赵氏王朝,也因此获得了世袭的将作大臣。

  当然这些事是在暗地进行的,真的玉玺在不知不觉间取代了假玉玺,撰写史学的人自然没有察觉到这一点,他们依旧把皇室对外宣称的九龙传国玉玺当做假冒品。

  这一段历史一直只在皇室记载,身为汪家人的汪石亭也是不知道这点,直到崖山的这一个晚上,真相才被汪家后人所得知。

  话说当时陆秀夫召见汪石亭是因为他预感到这场战事前景不明,只是崖山之后就是茫茫大海,已经是退无可退,传国玉玺历经几千年,积淀了华夏所有精气所在,他不希望毁在自己的手里,所以把玉玺归还给汪家,希望他们家族能够找到机会,驱除鞑虏,恢复华夏。

  汪石亭郑重的接下传国玉玺,也为陆秀夫的大义所撼动,许诺誓死保护玉玺,于是在当天晚上,他乘坐小船,和另外两个内家侍卫一起离开了崖山。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汪石亭他们离开崖山后不久,就被守在外围的元军给抓个正着,两个内家侍卫身死,汪石亭准备一死谢国的时候,已经被元军一拥而上抓住。

  当时进攻崖山的元朝将领是汉人张弘范,他发现传国玉玺之后兴奋不已,暗自藏好,之后再在崖山攻破宋军,一举灭亡宋庭之后,他马不停蹄的赶回大都,把玉玺献给了当时的元帝忽必烈,忽必烈大喜,不久之后登基即位,以玉玺作为华夏正统自居。

  再说汪石亭,他携带的玉玺被虏之后,一直被元军关押在大牢,他伤心欲绝,在牢中几度欲自尽,但是想到玉玺被元朝所有,而这个消息无人所知,他又苟且偷生,最后被放出牢狱之后,他回到汪家,把这段历史记载了下来,因为当时汪家依附与宋王朝,所以家族也是动荡不已,这段历史虽然被记载,但是一直被尘封着,一直到如今汪家没落,汪家后人希望从古籍中寻找振兴家族之法,跟着就发现了这本史料。

  也正是因为这一史料,引发出来让汪家无法抗拒的一段诱惑,元皇陵。

  汪石亭当初在写下这段史料之后,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几番潜入元庭,想要去了解玉玺的下落。

  几经波折,汪石亭最后知道了玉玺的下落,在忽必烈死时它被一同带入了元皇陵,不过可惜的是,元皇陵只有蒙古皇族知道,而且当时修陵的都是元军队,他根本无机可乘,所以一直到死,他也没能够知道元皇陵的具体所在。

  听汪百灵说完,萧天眼中的疑惑之色确实更浓,汪百灵讲述的这一段历史是宋末有关传国玉玺下落的,而现在他们进入的墓穴是东汉刘肥一脉的墓穴,这里面似乎有些风马牛不相及的感觉,除非……这里并不是和萧天推测的那样是刘肥一脉的墓葬群,而是元皇陵?

  只是……这可能吗?

  萧天心中的疑惑更甚,他接着就开口问道:“汪当家的,元是北方的统治政权,传闻中元皇陵都是藏身在广袤的草原之下,这里虽是北燕山,但……”

  萧天的思维有些跳跃性,他刚说完,汪百灵疑惑的看了他好一会儿,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她跟着摇头说道:“少丰你之前的推测没有错,这里的确是刘肥一脉的墓葬群所在,我的太爷爷和二叔之所以进入这里,是因为刘肥一脉在元末也曾寻找传国玉玺试图重振汉室,而且他们已经找到了元皇陵的所在地,只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就销声匿迹了,他们知道的秘密也石沉大海,太爷爷他们进入这个墓穴,就是为了寻找这个秘密。”

  听到这里,萧天和柳月下都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元皇陵一直不为世人所知,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它的墓葬群位置无法确定,而现在刘肥一脉的后人找到了这个位置,只是不知为什么突然间消失了,作为他们的墓穴,自然是最有可能发现线索的地方。

  有关汪家,这一次倒斗的来龙去脉在这时候似乎都已经清晰明了了,只不过萧天心中这会儿反倒有些不明白:一块传国玉玺,真的能够振兴一个家族?

  确实,传国玉玺是不出世的宝物,但是它的知名度太高了,这种明器有没有人敢接手都是个问题,而且赤霄剑的价值相比传国玉玺也不差,可汪百灵对赤霄剑表现出来的却是不屑,这似乎有些讲不通。

  萧天最后疑惑的抬头说道:“汪当家的,为了一块玉玺,死这么多人,真的值得么?”

  听到萧天的问话,汪百灵抬起头看着他,出乎他意料的是,汪百灵这次却是摇了摇头:“玉玺并不是最终目的,铁木真一生征战沙场,四处掠夺,但是元王朝的朝廷却没有想象中的富裕繁华,这只有一种可能。”

  “被铁木真带入了元皇陵。”萧天顺着话就说道。

  汪百灵点了点头。

  到这里,汪家人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了,成吉思汗一生征战,作为蒙古族的帝王,灭杀了无数国家,他的皇陵肯定不会小,再加上元几代统治者的积累,皇陵里面的宝藏也绝对是所有王朝中最多的。

  这样的一个诱惑,对于一个盗墓世家来说,确实是无法抵挡的。

  汪百灵这会儿抬头望着萧天,有些苦涩的说道:“我已经说过,没有玉玺残玉,我们这些不是刘肥后裔的人,根本进不了刘家墓葬群,即便我讲了这些,最多也就是在临死前增加一些乐趣罢了。”

  “为什么传国玉玺会是墓葬群的钥匙?”萧天这会儿却是低着头,突然嘀咕道。

  “什么?”汪百灵和柳月下都没听清楚萧天的说话声,几乎异口同声的问道。

  萧天抬起头,看了看柳月下,再看了看汪百灵,最后开口说道:“为什么玉玺会是钥匙?我之前就在怀疑,为什么刘肥一脉的人要另外再加一个玉玺的钥匙。”

  “或许有另外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密吧。”柳月下想了想说道。

  萧天却是摇了摇头,望着汪百灵说道:“传国玉玺这中间的曲折,或许只有汪家的人知道,但是刘肥一脉后人知道元皇陵的事情,这个消息,应该不止只有汪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