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5章(1 / 2)





  想到秦国灭亡时,一南一北两支帝国军队都不在咸阳,白仲就觉得一阵心塞塞,塞到不能再塞的说。

  “知道啦知道啦!再给讲讲纣王的事,你说的纣王的事很有意思,以前我都没听人这么说过……比如废奴隶而被大奴隶主抛弃,以致牧野之战,奴隶主让奴隶投降,最后商朝灭亡……听上去真有些像我秦国……”

  嬴政感慨一句说道。

  当年商鞅变法有一条就是废除奴隶制度,此条制度自然也引发了广大奴隶主的不满,商鞅的手段比纣王凶残,纣王连吃里扒外成天想里通外国的哥哥都搞不定,商鞅直接就杀了几百人,杀得渭河之水都变红了。

  这是因为穿越者都没有好下场啊,后世有人总结过“纣王废奴太先进、始皇帝统一法制太先进、王莽发展科学太先进、杨广好色加雄才,标准的穿越者性格。这些穿越者都混的超级凄惨,死了也被人骂千年。”

  白仲在心里吐糟了一句,又开口说道:“周朝八百年,连开国之主都算上,都没几个比帝辛强的,统治分散,连‘帝’都不敢称,只能称‘王’,将好好的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变成了分封制。”

  “分封……要不得!”嬴政补充了一句,继续眼巴巴的看着白仲。

  白仲叹了一口气,认真沉思三秒,开始讲白仲版的《封神榜》。

  这个《封神榜》是白仲根据后世洪荒小说的精华而写成,主要是黑阐教黑西方教,吹捧吹捧截教,最后再将纣王打扮成气运之争的受害者。

  说到后来,白仲干脆打开系统里的晋江文学网,搜索“洪荒”、“封神”之类的关键词,找了几篇来对着念。

  我抄袭了又怎么样?你来秦朝咬我啊!

  本来白仲也就是当哄孩子的睡前故事,没想到第二天的时候嬴政又让她说,不但让她说给自己听,甚至还找了几个记性好、写字快的来记录。

  “你要干什么?”白仲瞪大眼睛看了看嬴政,又看了看那几个正猛摇笔杆子的人。

  “喔,不要激动,我想把你这个故事改改,然后再传播出去。”嬴政笑着说道。

  白仲发明了纸,又顺手发明了书籍和印刷术,虽然都是秦国王室和白家的专利产品,外人只能从秦人这里买现成的,但不管怎么说,秦国境内的书籍价格是降下来了。

  因此,嬴政说要出本小说,也不算是什么夸张的事,秦人有钱不差钱,老百姓又寂寞无聊,而诸子百家里的小说家又闲得发慌,正好给大家都找点事做。

  “怎么?你还真想给纣王翻案?”白仲震惊的看着嬴政,几百年前的事了,你还这么记仇。

  “非也非也!我只是想……周能黑商,我为什么不能黑周呢?和史书比起来,这种民间野史传播的要更快一些……”做为“民间野史”的受害人之一,嬴政表示我家那点事,老百姓知道的可真特么的多,“虽然是小说,但是老百姓是很蠢的,他们真得会相信,周代商是气运所为。但是你看……如果周取代商是因为天地气运在周而不在商;那么今日周为我大秦所灭,这又意味什么呢?”

  白仲歪着头想一想,认真的点了点头,开口说道:“我同意你那句话,老百姓是很蠢的……”

  别说这个年代没读书的老百姓,后世读了书的老百姓也一样蠢。

  想想“泡菜防癌”、“板蓝根治百病”、“牛奶和榴莲不能一起吃”、“盐可防幅射”、“迷魂药”之类的东西,白仲表示只要是朋友圈转发的东西,本侯一律都不相信。

  至于小说的威力,白仲从来不敢小视,多可怜陈世美,多可怜的武大郎,都是被人一黑几百年没处伸冤的主。

  ☆、1586.12第四更收工

  不过话是这么说,白仲还是挺理解嬴政的想法的。

  数年前,周王室被秦国所灭,虽然没有人敢当着面对嬴政喷翔,但是也有不少人将秦国视为不忠不义之国——因为它竟然灭了自己的主人。

  但是现在机会来了,如果这一套思想工作宣扬的好,人们很容易将“周为秦所灭”理解为天命所在,全因世间气运已至秦国什么什么的。

  后世的老百姓更迷伪科学,而这个年代的老百姓干脆只相信神学,后来秦始皇一统六国之时,还曾下令诏令各地官吏,广征神异祥瑞之事,上奏朝廷,就可见广大群众对此事的热情了。

  不过热情归热情,万一可爱的小阿政从此走上修仙的不归路怎么办?

  白仲抓狂,不过她也没蠢到直接去问嬴政相不相信神仙和长生不死这个事。

  现在嬴政正值青春灿烂年华,人生大好、前途无量,怎么会相信神仙和长生不死?他修仙……那要等到人到中年,身体变差之时,才会开始走上修仙的不归路。

  所谓“人越老越怕死”就是如此。

  白仲开始为嬴政日后的人生而忧心忡忡,操碎了一颗少女心;嬴政开始为黑周王室而烦恼不已,考虑是不是要再埋几个伏笔,为秦一统天下打下良好的“气运”基础;而好久没出现的韩非……

  他在持续正在作死!

  “李廷尉,你看这是何物?”姚贾颇为兴奋的将两页纸递给李斯,笑着开口说道:“这是监视韩非的探子,从韩非书房里找出来的东西,有这个东西……应该就能弄死韩非了。”

  李斯拿着姚贾递给自己的东西看了几眼,开口说道:“果然作死!他这次真是想不死也难了!”

  “这可不是我瞎编的,这完全就是他自己在作死!”姚贾冷笑一声道。

  近日,郑国上报,历十年,渠水已通,从此困扰关中数百年之久的种粮缺水问题,将不再是问题,同时请大王移驾一观。

  嬴政大喜,大笔一挥将此渠命名为“郑国渠”,又命人在郑国渠附近种了许多自家媳妇爱吃的水稻大米,才欢欢喜喜的带着一众大臣还有韩非,同去观赏郑国渠。

  带上大臣,是为了证明自己力救郑国没有错;带上韩非,则是想告诉他,大秦国富民强,韩国已经没有存在的可能性了。

  近日来,拜姚贾之福——当然,主要是韩非自己作死,不少大臣都上嬴政这里说了韩非的坏话。

  有说“韩非之能,在书而不在人。书是写得好,法家新经典也;但人却不怎么样,当不得法家名士之称,胸襟狭小。”

  有说“韩非拘泥于邦国之见,缺乏天下之心,孤忠独傲难以共处,简直就是伯夷和叔齐在世。”

  伯夷和叔齐,就是商朝灭亡之后,不食周粟,而躲在山上挖野菜的两位。

  甚至连郑国这么一个技术工人,都跑来上书说,“当年老臣被韩国韩非的谋术所牺牲,不得入秦为间。老臣本韩人,孤身一人,背井离乡,想要融入秦国谈何容易?老臣又不是自愿来秦的,全是他们逼的,可是韩非呢……韩非在韩论及老臣,却是鄙夷之情有加……”

  如此数量众多的黑历史,嬴政只得庆幸自己本来也没打算用韩非,不然今天肯定心塞死了。

  顺着郑国渠一路行来,嬴政发现当年因为缺水而人迹罕见的不毛之地,果然如郑国所说,已经变成绿树成荫、鸡犬相鸣的农间田庄,心情顿时大好,“郑国辛苦了,秦有此渠,关中从此再无缺粮之患了。”

  “多谢大王夸奖。”郑国的眼中闪着的激动的泪水,十年辛苦方有此渠,不枉他在世上走一遭,“这还要多愧韩非公子,若不是韩非公子的疲秦之计,郑国现在还在韩国以取阅韩王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