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87章:泰西使团在等待皇帝召见(2 / 2)

对于有身份地位的官绅来说,钱财还真是小事。

但面子很重要!

官绅不纳粮缴税,除了涉及经济利益外,更特别的一点,便是把“官绅”和“平民”划分成了两个阶级。

后者苦哈哈的要负担国家施加下来的各种压力,前者则是作壁上观,不染凡尘。

这么一对比,不就显得老子高高在上了吗?

官绅享受这种特殊带给他们的快感,并且不愿意放手。

他们要钱要权,也要名!

按照田亩纳税那是小事,可要打破这个界限,把官绅老爷放到和平民一样的位置上对待,就让他们被刺激的跟疯狗一样。

而朱见济仗着手里有兵权,此时大明的国家机器还在高效运转着,也不跟他们客气。

你要体面,朕就给你体面!

要说起来,即便是在原历史轨迹上,大明中期也没到一定要推行“官绅缴税”的地步,毕竟人口还没有因为高产农作物的流入迎来大爆发,人地矛盾还没变得很尖锐。

小冰河的威力还得等到一百年后才彻底显露,此时的天灾程度,在朱见济重视防疫和水利修建下,总是控制住了点的,国家财政也顶得住,甚至可以留出很多钱去办其他事。

朱见济不需要这么莽上去,跟官绅们开战。

可有些事情,总得要人来做的。

不趁着有能力去办,以后等人膨胀起来了,再想去拔草,那可就难了。

未雨绸缪忙活几年,以后的日子就能好过一些,算得上是一件好买卖。

“体面就那么重要?”固安还是不解,“有这个挣面子的时间,还不如给朝廷多做点实事呢!”

“以后我要是嫁人,不能嫁给好面子的,那样子光是看着他,我就得被气死!”

朱见济对着妹子发誓,“这个你放心,为兄肯定给你选个如意郎君出来!”

“实在不行,学着汉唐公主那样,养几个好看面首也可以。”

“三条腿的蛤蟆难找,可三条腿的男人多的是!”

王氏在桌下小小的捏了下朱见济的腿,“胡说八道呢,固怀才不是那样的人!”

不知想到了什么,固怀也红了脸,“……就是,我才不会养几个面首!”

“不过哥哥,佐安那边托我问问你,多久才会见一下那些西方使者啊?”

从巩珍年初带着人回来,都过去半年有余了,再拖下去,指不定还得请这群人过年吃顿好的。

对泰西使者们来说,如果他们是游历而来的传教士,那自有其他地方可以行动,没必要纠结皇帝的召见。

可他们是国家使者,有政治任务在身,无法轻举妄动。

对罗马教廷派来的人而言,也是这样。

在大明的首都待久了,辛苦学了些汉话,扩大自己的交流面后,这群人对这个古老东方帝国的惊讶越来越多。

各种各样的好东西,放在欧洲都得被人抢着当做传家宝,编入贵族家谱大书特书,在后世把它炒作成一个传奇,搁在东方却是随处可见。

“物华天宝”、“中央之国”,这八个好不容易理解的汉字所代表的意思,完全烙入了泰西使者的脑子里。

虽然在明面上,为了表现出自己对天主的虔诚,他们不可能承认东方帝国位于世界的中央,可身体总比嘴巴诚实。

使馆中的一些饰品仍旧在时不时的消失,已经让鸿胪寺的官员见怪不怪了。

而比起富裕平和到整个欧洲加起来翻几倍都比不上大明的生活水平,更冲击他们世界观的,是大明皇帝的高度集权。

他是整个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一切权力和荣光都归于皇帝。

他也是东方世界的“天子”,是世间行走的神明。

各种宗教都要承认他的地位,并且奉之为主,按照他制定的法律行事,才可以在大明土地上自由传教。

听说就在几年前,皇帝还对宗教界进行过一次大清理,要给皇帝纳税,不服从的人都被处决了。

知道这件事的泰西鬼佬被惊吓得久久不能平静,比知道大明有很多宗教,信奉不同神灵的宗教间还能和平共处更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