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54章:地方要有检察的人(2 / 2)

要真是清廉务实的官员充满地方,朱见济又何必派锦衣卫和东厂这些特务过去?

“朝廷的御史太少了,地方上的按察司也不够用……大明朝这么大的地方,就那么点人,即便人人用心做事,又能查多少案件,巡视多少地方?”

“而且州府之下,无有按察司之类的去管,县官不如现管……何其荒谬?”

这就是“大政府”和“小政府”的差别了。

前者能把控制的力量延伸到最基层的统治单位上,后者顶多到了县一级就没了。

等水面上的船被浪顾涌起来的时候,下面可早就暗流汹涌了。

朱见济不能容忍这种情况发生。

要说大明朝的监察制度,比起前朝已经是非常完善了,中央地方都有具体的监察部门。

不过人是不能比烂的,

不止要比前人好,还要让后人受益非凡!

“朕意已决,以后吏员制度一搞起来,就要设立相应的人事部门,要是吏员有纠纷事务,离职退休,都要经人事的手。”

“州府之下,要设检察使,负责监督官员行政,以及对违法事务进行核查纠正,但凡地方主官升堂报案,都要有检察使在旁记录,若是行事有误,则向上级汇报,上级每年也要对其进行抽查,不得轻忽……”

“县之下的村镇,要有巡法员,负责收集当地所犯之事,交由检察使,看需不需要报官审理。”

“当然了,朕一人的想法,只怕会有很大的疏漏,诸位卿家回去再帮朕想想。”

朱见济一锤定音,没有给其他人说话的机会,“这件事情,你们别给朕摇头不干,你们不干,就给朕脱了官服走人。”

“有功有过,朕自己担着,不用怕后人牵扯到你们身上。”

反正为了向官绅收税,朱见济已经有了“暴君”的名头,再多一个“控制狂”也不怕什么。

“就这样,走了!”

撂下任务,朱见济直接当了甩手掌柜,留下内阁众臣哑口无言。

然后,他们之间爆发了怎样激烈的冲突,就不关朱见济的事了。

反正他只需要这些人表态,

支持,还是不支持。

“设这么多部门跟官吏,岂不是和前宋一样,冗官冗费了?”

夫妻相处之时,王氏给朱见济摁着肩膀,听到丈夫说这事儿时,第一反应只是想着多出来这么多铁饭碗,朝廷得掏多少钱来养他们。

反正她是从来不会质疑朱见济决策的。

要是连枕边人都对皇帝的政策有意见,只怕朱见济睡觉都睡不舒坦。

“是有这个问题。”

皇帝被摁的骨头酥软,脑子也的确惦记着在地方搞“检察权”的事。

“但前宋设大量官职,为的是分化事权,使得皇帝独大,同时讨好一些读书人,让他们有官可做,从而吹捧拥戴自己。”

所以在大怂,一件事能有三个负责人。

一个拍脑袋,

一个拍大腿,

一个拍屁股。

“我搞这些,是分化职权,专职对专事……本来还要有个小法官的,可现在人手不够,只能先把检察权分出来。”

有了个盯着的,就不怕县令老爷滥用权力,胡乱判刑,也不怕他故意压着事情不弄了。

因为检察使是有监督权的。

“多花一些钱也不算什么,只要把制度设立好,再把做事的人培养好,那受益可比投得钱大多了。”

“也是,有人盯着,地方上贪赃枉法的事就会少了……君子说慎独,可惜世上有多少真君子?”

王氏继续给朱见济做推拿一条龙服务,不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