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70章:历史的必然性(下)(2 / 2)


朱佑栎想想,觉得这话说的有道理,于是点了点头。

当一个物品能够承载大量财富之时,它其实就是“有钱”的另一种模式了。

就跟后世人一说自己家里有几套房时,别人第一反应就是“你家真有钱”。

“所以对那些大土地主,大工厂老板,要是不按照规矩去收税,老百姓就不会高兴的。”

人的不高兴积累久了,总有爆发的一天。

朱佑栎若有所思,“这跟父皇带我去乡下看那些蒙童上学,是一个道理?”

有的时候天气好,朱见济会带儿子外出看很多东西,其中就有让小太子去乡下的蒙学馆体验了一天农村小学的生活。

因为在此之前,朱佑栎问过他爹,为什么每年要花费那么多钱去补贴乡下,让那里的小孩子去读书。

那也太亏本了,

朝廷有钱也不能乱花啊!

他爹不是一直跟他讲不能浪费的吗?

朱见济笑而不语,第二天就把儿子安排去了京城附近的一所农会学馆之中。

虽然小太子跟个金雕玉琢的福娃一样,站在一堆灰扑扑的小屁孩之间产生了不同画风,但还是有点效果的。

起码朱佑栎会一边嫌弃,一边把蒙学馆发下来的,混合了腥味肉沫跟菜叶子的汤皱着眉喝下,而不跟别人抱怨。

当然了,看出来人身份不同凡响的蒙学馆夫子本来是想给朱佑栎更好待遇,陪着贵人演完这场戏,早点送大佛走人的,可朱见济直接不理他,指使人把馆中一应事物都给朱佑栎招呼了一遍。

他儿子从小身体就好,被亲爹这么折腾,除了体会到天底下还有这样的生活外,但没出什么问题。

事后,朱见济就问儿子,除了身份和因身份带来的条件不同,他跟那些孩子有什么区别。

朱佑栎诚实的摇摇头。

他才不会去举一些幼稚的例子。

没了太子的身份和特权,如果他出生在乡下地方,跟那些人的差别不会很大。

“那你觉得,那些孩子就不配读书吗?”

朱佑栎抿着嘴又摇头。

朱见济拍了拍儿子的小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天下的人都有读书的权利,只是缺了一些钱,让他们难以进学堂罢了。”

“国库里的钱,都是取之于民的,自然也要用之于民。”

“大人顾及不了太多,难不成几个小孩子,朝廷就不能帮扶帮扶?”

什么叫做倒贴钱给人办学堂没收益?

朝廷执政,能跟做生意一样,还讲究获利多少?

后面对自己不理解的国家财政支出,朱佑栎也不傻傻的去

现在被他爹告诉了“公平”在治理国家上的重要性,朱佑栎又想起了这件事。

“是的是的,你说得对!”朱见济继续鼓励儿子。

说完这些国事,皇帝又关心起了太子的日常。

“你姑姑姑父今年进京了,到时候为父把他家那位云中君接进宫,给你当个玩伴。”

“你比王云要大三四岁,记得不要欺负人,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