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三章:实至名归!(1 / 2)

第三十三章:实至名归!

等一众权贵们离开后,孙策便召集一众手下,行使了柴桑长的权利,开启到任柴桑之后的第一次正式会议。

“如今,我等历经一番苦战才真正在柴桑站稳了脚跟,而这正是多亏了诸君的不避艰险,一路相随。”与方才虚荣的假笑不同,孙策真心实意,态度诚恳的一一向众人表达了感激之情。

“这都是主公的谋划,在下不过是奉命而为罢了。”蒋干闻言立刻谦虚向孙策献上一记马屁,但是其脸上的自得之色却怎么也掩盖不住。

“我等数月的苦功没有了白费,如今终于到了回报的时候了。”吕范回想起一路走来的凶险,不由得面露感慨,但是以他的性格却仍旧是三句话不离利益。

“如今,主公这柴桑长之职,也终是实至名归了!”而孙策的部下之中,自然是孙河最为亲近和忠心,他听到孙策所言亦是发自内心的向孙策祝贺起来。

至于,潘璋、邓当以及新上船的张业等人亦是笑容满面连连谦让,纷纷对目前的局势感到十分的满意。

“诸君的功劳,本官都看在眼里,现在是时候论功行赏了!”孙策亦是露出欣慰的笑容。虽然过程有些波澜,但是他的第一步已经成功踏出,柴桑县虽小,但却是他安身立命的一块基石,而有了这个基石,就代表着他已经踏上了争夺天下的赌桌,有了执棋的资格,成了棋子背后的棋手。

而众人也纷纷露出激动的神色,他们有的远离家人,有的不远千里,有的不计生死,不就是为了与孙策共享富贵吗?

“众人听令!”孙策神情一肃,摆出了主公的威严。

“我等在!”而众人也十分配合的抱拳相迎。

孙策如今身兼两职,一位折冲校尉,另一个则是柴桑县长。

因此,柴桑目前又军政两套体系,军队为折冲校尉营,行政则为柴桑县衙门。

不过,盛世贵文,乱世重武,所以孙策还决定先安排折冲校尉营的事务。

“潘璋、邓当!”孙策低喝一声。

“末将在!”潘邓二人连忙上前领命。

“汝二人为先锋,破堡有功,擢升为我折冲校尉营军候。”孙策淡淡的笑道,眼神满是赞赏。

“多谢主公!”潘邓二人亦一脸的激动。

“孙河!”孙策又低喝一声。

“末将在!”孙河也上前领命。

“汝身为军令官,贯彻本将军令执行军法得当,亦擢升为我折冲校尉营军候。”

“诺!孙河领命!”孙河亦大声称是。

“吕范!”孙策又喝道。

“末将在!”吕范也上前领命。

“汝坚守军营为我军退路有功,亦擢升为我折冲校尉营军候。”

“吕范领命!”吕范同样大声称是。

四名屯长全部官升一级,从两百石的屯长擢升为比六百石的军候,但是如此一来,他们麾下原本满编的百人部队,却也因此缺员一半。

但是孙策另有计较,待稍后再提。

如此以来,军队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行政系统了。

汉代,县与县的差距十分巨大,有的县户口多达数万,有的县只有寥寥千余户。

因此,县于县的级别也相差很大。

大县者,人口过万户则设县令一人,秩千石,如刘备就曾被汉庭任命为平原令,平原县就是一个大县,有超过一万户的人口。

小县不足万户者,设县长,并且根据县中户口设定县长品级,多者四百石,少者三百石。

而孙策所就任的柴桑就是一个小县,所以他的官职为柴桑长。

而除了县令/县长之外,一般县城之中还有丞、尉、典三职与县令/县长一同为县中长官。

丞署文书、尉主盗贼、典知仓狱,皆秩二百石。

而四长官之下,则是诸曹负责具体的事务,零零总总大约有而近二十个部门。

这二十个曹虽然繁琐,不过按照职能大概可以划分为民政、财政、交通、军事、治安、司法、教育以及卫生等八个系统。

而再往下就是各曹的一般掾吏。

所以一个县衙的公务员大根据县的规模有数十到数百的数量。

而柴桑身为中等小县,就有一百余个各级官吏,但是往日,这一百个名额被包括姚氏在内的七大家族瓜分一空,政令看似出自柴桑衙门,但是实际上却出自七家豪族之手,而历任的县长也都成了摆设。

听话一些的就被豪族手下当狗,安心的做几年吉祥物,豪族们吃饱了也会施舍些狗粮。

而不听话的基本上都步了现任柴桑长的后尘,无一不死于任上。

如果不是孙策当机立断,果断出击剿灭姚氏,也必然不能幸免于难。

不过好在,随着姚氏的覆灭,孙策乘势遣散所有官吏后,这一切都成为了历史。